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与谁有关一
今天已经是中秋节假期的第二天了,很多同学们都在愉快的享受假期。同学们应该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应该很少有同学们具体知道中秋节是从哪开始的。至于嫦娥的传说,传说并不能成为历史事件的起源。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应该用正规的历史分析法来了解月饼节的来历。
千秋节与中秋节虽然我国中秋祭月的传统始于周朝,但在唐宋以前,从朝野至民间,只有祭月或赏月的习俗,并没有以特定节日的形式把中秋节固定下来。
此前盛传两种说法,一说中秋节始于唐代,另一种说始于宋代,两种说法中最常见的根据是《太宗纪》里记载的:“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可是新、旧唐书和宋史里的《太宗本纪》,都没有这句话,若中秋节是一项官方承认的节日,唐书和宋史怎么会都不提及呢?
不过《唐会要》和《册府元龟》中记载的千秋节,倒是与中秋时令相近。幵元十七年,宰相张说呈上《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以祝贺唐玄宗四十五岁生日。“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二气合神,九龙浴圣,清明益于玉露,爽朗冠于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五,长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朝,群臣相贺曰:颂圣之辰也,焉可不以为嘉节乎?”
这个辞藻华丽的马屁,“表”气冲天,却深得皇帝的心意。此后,玄宗生日便成为了举国欢庆的千秋节,而这里恰好提到了“月惟仲秋”这四个字。所以有人认为,中秋节始于唐朝,是千秋节的误传。天宝七年,千秋节改称天长节,这个节日后来还东渡日本,在奈良时代和明治时代,天皇生日就沿用千秋节的名称,直到年改名为天皇诞生日。
安史之乱爆发后,天长节苟延残喘了一阵,最终被废止,此后每年的“月惟仲秋”,人们常常自发回忆起代表着大唐盛世的千秋节。在唐人的记忆中,它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盛世繁华。这一天“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宴乐,休假三日。群臣以是日献甘露醇酒,上万岁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丝结承露囊,更相遗问。村社作寿酒宴乐,名为赛白帝,报田神。”
因此有人坚信,千秋节被废止后,民间就开始用中秋节来填补这个空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唐朝时中秋节还不是官方节日,即便民间有中秋赏月习俗,其影响远不能和唐代官修《艺文类聚》等文献明文记载的元宵、寒食、端午等节日相比。
月饼的前世——胡饼及其来历与演变此前流行的两个和月饼有关的唐朝传说,一个是讲唐太宗时,李靖出征突厥凯旋而归,有吐鲁番商人应景献上了胡饼,太宗指着天上的圆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即把饼分与群臣共食。也有人说,这句诗是太宗的爸爸唐高祖做的。另一个传说则大同小异,换了人物而已,唐玄宗与杨贵妃正在赏月吃胡饼,玄宗嫌胡饼的名称不好听,贵妃则随口想了一个更优美的名字“月饼”。
但既然唐朝时中秋节还不是一个正经节日,又哪里会衍生出中秋赏月时必吃的月饼呢?何况,胡饼这玩意儿,本就是唐朝的日常食品,春夏秋冬都吃得,跟中秋没有关系。
要说当时中国的饼食,有好几种,汤饼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疙瘩汤,蒸饼顾名思义,是蒸熟的面食,而胡饼则是烤熟的。据说,胡饼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原的。汉朝时的胡饼,上边一般撒着芝麻,用炉子烤熟,个头还不小,有点类似于现在新疆的馕。馕这个称呼来自波斯语,是伊斯兰教和波斯文化传入新疆后的产物。
胡饼开始盛行的记载见于《续汉书》,“(东汉)灵帝好胡饼,京师贵戚皆竞食胡饼。”根据《晋书》,王羲之也爱吃胡饼,他在别人上门提亲时,居然“坦腹东床啮胡饼”。北齐《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专门制饼的“胡饼炉”:“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复。饼肥美,可经久。”
到了唐朝,胡饼更加风靡一时,大诗人白居易还特意作了一首诗《寄胡麻饼与杨万州》,来描写胡饼的“面脆油香”。那个时候的胡饼,还出现了带肉馅儿并且烤熟的“古楼子”和蒸熟的“蒸胡饼”。唐人张鷟的《朝野佥载》还记述了一个故事,令史出身的张衡,因看见路边摊贩兜售新鲜出炉的蒸胡饼,就买了一个,于马上食之,因为影响仪容被御史弹劾,遭到女皇武则天的贬敕而丢了官。
不单唐朝文人官吏爱吃胡饼,皇帝也吃这个。《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在逃难途中没来得及吃饭,还是杨国忠去集市为他弄来胡饼充饥。所以你看,他在落魄时吃的食物,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安一个“月饼”的称呼,并且将之流传后世?
直到宋代,胡饼依然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食物之一,宋代胡饼在民间的流行程度不亚于唐代。《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开封胡饼店的盛况:“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而《东京梦华录》也是已知的最早将中秋作为一个独立条目加以记录的古籍。“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漓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去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由此可以推测,无论有没有被官方确认,中秋节在北宋已成为大城市居民全体参与的欢乐节日。一些北宋时的中秋习俗,就已经和现在相当。关于月饼的来历,明天我们会继续分享
怎样治好白癜风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