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苑利亲历江陵端午祭申遗
年4月,韩国着手为“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担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方秘书长的苑利就在韩国。一天,韩方秘书长张正龙给苑利打电话,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我一听就感觉这是好事,马上跟中方会长陶立璠先生反映了情况,并希望能打破以往只邀请本会会员的惯例,点了几位高手,前来帮忙。”这几位高手,就包括乌丙安先生。乌丙安接到邀请函,大吃一惊。立刻找到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非遗工作的周和平先生,说道:“端午节本是中国的,中国人都不好好保护,反倒是人家韩国人保护起来了。”
可是这句话经媒体转述,却变成了“端午节是中国的,中国人没申报,反倒是让韩国人要申报了。”一时间,举国哗然,中韩江陵端午祭与端午节之争,由此拉开序幕。
一天,苑利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韩国历史民俗学会会长朴京夏打来的,说韩国驻联合国的总代表许权先生想见他,谈一谈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等他带着满身雨水见到朴今夏、许权先生后,迎面来的不是拭水的毛巾,而是一句劈头盖脸的诘问。“怎么搞的?苑先生,韩国要申请江陵端午祭,中国政府反对,中国网民也反对,你什么态度?”
“我支持啊!”苑利一直在推进相关工作,也在积极为韩国申遗的事寻求中方专家论证。“嗯?”朴京夏一愣:“中国还真有支持的!你是怎么想的?”苑利解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只能是起源国申报,流入国不能申报的话,那么中国很多与佛教有关的东西都不能申报了。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共同财富。只凭一国一族来保护的话,也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流入到哪个国家,都会产生不同的特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没有世界各国的保护,想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万万不能的。”
端午之争这件事使苑利认识到,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确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并不是把遗产收入自己的囊中,而是把它还给世界。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不是遗产原产国一国的责任,而是遗产所有国的共同义务。
谁跳的是真正的苗族舞蹈?面对遗产,最让苑利头疼的问题就是改编。在文物界大家都明白文物是不能改的,但在非遗保护领域,明白这个道理的并不多。其实,非遗与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文物不能改,非遗当然也不能改。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仅仅做到活态保护尚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将它原汁原味保护下来,传承下去。任何一种改编,都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认识价值造成致命伤害。
光保护“小虫子”远远不够谈到遗产保护,苑利一直强调整体保护的重要性。什么叫整体保护?整体保护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实施整体保护,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施整体保护。
苑利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实施整体保护,是指对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所有技能、技艺或是所有工序实施全方位保护。第二层含义,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实施全方位保护。
苑利补充说道:“在保护非遗这个问题上,只想着保护非遗这只‘小虫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保护好小虫子赖以生存的环境。修补非遗生存环境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说到这儿,苑利变得严肃起来。他的这个表情被我们的摄影师捕捉到,并定格在了照片上。
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详见《世界遗产地理》6月刊!内容转载自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广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