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南方端午节的民俗过一个真正的端午节龙哥

发布时间:2025/2/14 12:14:38   点击数:

小时候久居乡下,曾持有一偏见:端午节是一乡土民俗,城里人不过端午节。

后来入城读书、务工,逐渐矫正认识。提醒我端午节到来的,除了超市里包装精美的粽子、小区旁边水沟里的龙舟大赛,还有网上关于端午节应该放假多少天的争论。然而,超市里的粽子虽美,终觉得没家里自己包的好吃;小区边的龙舟赛虽热闹,也没有儿时父辈们的江河龙舟赛好看。在记忆中,端午节就是这样好吃又好玩的日子。

如今端午节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真正的端午民俗并不是商业上的华丽包装,也不是形式化的节庆文宣。这一次,我们搜罗各地端午民俗,抛开表面上的文字追忆和文字宣传,带你亲身去体验真正的端午民俗。不管你是缅怀、重温,还是凑热闹与猎奇。

划龙舟,是端午节不能少的项目

端午节,原来并非吃粽子那么简单。在我国,端午的缘起可一直追溯到先秦时代。作为这么一个源远流长的大节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创造了缤纷多彩的民俗活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民俗,都与“端午”的天气有关,农历五月气温骤升,为了身体健康,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降温”,于是先人们用兰草水沐浴、用菖蒲水洗头、喝雄黄酒、吃粽子等方式,驱邪保健,让身心趋向平和、和谐。端午提倡“休息”或“娱乐”,于是,逐渐形成了在当地出外行走、回娘家归宁,亲戚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等传统习俗。

民俗细节

龙舟景请来四方朋友共庆

“端午节”是一个大的概念,在增城各村中,最重要的活动为“龙舟景”。这是邀请邻村及各地的亲戚朋友一起欢度节日的活动,当地人称为“招景”,即是邀请、招来的意思;相对应的活动便是“趁景”,即被“招”来的亲戚朋友作为客人前来观看龙舟赛、吃龙舟饭等。

过来“趁景”的客人都要带上礼物,多数也是划着龙舟而来,将礼物悬挂在龙舟头上,有些时间匆忙的朋友,将龙舟划到岸之后便把礼物放下,便再划龙舟“扬长而去”;有些则上岸到祠堂里吃一顿龙舟饭。

比赛更多的是为了荣誉而战

龙舟赛关乎友谊更关乎荣誉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龙舟赛,村民们称之为“斗标”,多数是二三个村举办“友谊第一”的龙舟比赛,这关乎一个村的集体荣誉,因此每年的比赛都非常激烈。不同的村比赛亦不同,比如“沙角村”的龙舟比赛规模庞大,当地村民十分重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少年龙舟队”,下一代人自发参与。

看龙舟赛时特别需要提醒的细节是,看龙舟的龙须。岭南的龙头各有不同,龙头是根据各村敬奉、崇拜的神来定的,龙舟的称呼也因此不同,如洪圣威龙、天后神龙等,特别反映在龙须的颜色上。一般来说有白须、黑须、红须,比如说北帝是黑胡须,信奉北帝的村,其龙舟头一定是黑胡须。

龙舟饭游客也可成为座上宾

“龙船饭”也是端午节的重要话题,这要视乎每个行政村的村委之重视程度,比如“瓜岭村”,“龙船饭”做得非常热闹,一般都在祠堂举办,说白了就是“炒饭”,里面有鱿鱼、木耳、虾米、糯米饭等,属于高热量、“耐饱”的大锅饭。当天,村委会请几十位村民到祠堂操持做饭,一般都在20桌以上,除了参与龙舟赛的选手,主要还是招待前来“趁景”的亲戚朋友。当天到村里观看龙舟赛的游客,也会被盛情邀请成为龙船饭的座上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58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