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关于端午节绘本古诗和童谣

发布时间:2020-12-11 11:25:07   点击数: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关于端午节传说和来历,屈原的故事、赛龙舟、包粽子和煮鸭蛋等等,绘本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一一呈现,不仅让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热爱,也唤起了我们成人对节日的记忆......今天麦田老师为大家推荐有关端午节的绘本、古诗词、童谣,节假日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动手制作一些节日相关的手工,体验和感悟这个节日的美好。另外,从七月开始,麦田老师将在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书名以诗词、谚语、民间传说等作为引子,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意味。同时不局限于讲述端午节的来历,非知识读物,而是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节日习俗,让孩子在阅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了心灵启迪、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的融合。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长存记忆之中。

-02-

端午节的故事

  这本书是幼学启蒙丛书中国民俗故事(第三册),书中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插画呈现了“端午节”的故事。主要是讲了端午节的来历,为了纪念屈原,为什么有赛龙舟,为什么要吃粽子?等等。

  

  书中精美的图画,简明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智慧,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另外是中英双语版,适合大人陪孩子一起看。

-03-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爱国诗人屈原跳江后,许多人都划着船、你追我赶地想救他,可是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后来,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来纪念他。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物,家家户户都会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的表皮是绿色的,里面包着香香的糯米,还有各种美味的馅儿,非常美味。戴香囊:香囊用彩色的丝线和碎布缝成,里面装着由多种中草药混合而成的香料。端午节时,很多人都喜欢佩戴香囊。香囊不仅很漂亮,据说还能驱瘟避邪,防病健身。挂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端午节时,人们会把艾草挂在家门口,借此赶跑灾病、驱除蚊蝇。

  

  这本书是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中的一本。取材于中华传统民俗故事,配合精美的绘本图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插画、文字以及设计上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加入了易于孩子理解的创新元素。大幅图片,美院风采,色彩鲜艳,造型温馨可爱,让孩子领略与初探艺术之美。

-04-

不是方的不是圆的

  老鼠一家,就住在走道上的夹层里。走道紧挨着小娟家的厨房,每一天,厨房里都有香喷喷的味道飘过来。这天,从小娟家的厨房飘出来的香味又浓又特别,三只小老鼠馋得直流口水:“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不一会儿,鼠爹鼠娘给孩子们带回了礼物,哇,是一个绿绿的、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今天又是什么好日子呀?

  

  孩子们都爱吃和玩,而这本书正是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书中的馋,香,好奇等通过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带领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端午节的习俗和乐趣,这样也更乐于接受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特色和韵味。

-05-

小艾的端午节

  端午节就要到了,这可是小艾非常喜欢的节日,因为小艾最喜欢吃粽子了。她问妈妈,什么粽子最好吃?妈妈说,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于是,小艾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回乡的旅途……这个端午节,有菖蒲和艾叶的淡淡香气,有头戴虎头帽、身上挂香囊的热闹嬉戏,有放河灯许心愿的真挚情意,当然还有太婆包的口味繁多的粽子……

  

  这本书用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述说了端午节的习俗,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书中温暖的色彩,细腻的笔触,用水墨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

-06-

风风火火赛龙舟

  这套书选取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视角,旨在通过孩子的手工操作,在令孩子愉快的画、剪、贴及轻松的阅读当中,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游戏当中让孩子记住我们的节日内涵和节日习俗。

  

  不同于一般的裁剪粘贴手工书,这本书以现代的手段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制作完成后还是一本完整的学习书,孩子们一边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一边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极性会更高。麦田建议家长们带孩子过圣诞节,万圣节等一些洋节的时候,别忘了让孩子多参与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来,将我们厚重浓郁的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进行传承。

-07-

粽子里的故事

  《粽子里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奶奶生病不能讲故事了,她就把好听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面。可是动物们不会说话,吃了粽子却不会讲故事,于是,动物们想到一个好办法,找到一个小姑娘来吃粽子,讲了很多很多故事。

  

  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给粽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童话色彩,令人羡慕又向往。端午节这天,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一边讲一讲粽子里的故事吧!

-08-

端午的鸭蛋

  本书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的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端午的鸭蛋》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书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也是对故乡高邮的鸭蛋赞美。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适合小学生也适合成年人阅读。

-09-

神鱼驮屈原

  这本书讲述了巨蟒和神鱼绝战,其它江里的鱼虾蚌等给神鱼助战,由此引出端午节来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这一天,人们都会赛龙舟,投粽子纪念屈原。

  

  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之作之一,除了《神鱼驮屈原》还包括已绝版的名家佳作,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用现代图画书的设计风格将其予以呈现,勾勒出中国儿童图画书发展的历史轨迹,向广大读者传承中国文化。每本书还特别设计附有作家画家简介、作品导读赏析、作家画家创作谈,充分挖掘每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展示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梳理出中国创作的民族元素,凸显民族特色。

-10-

端午节之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之屈原的故事》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是《中文小书架——少儿汉语分级读物》中的一本。故事简短,生动有趣,语言简单,插图精美。书中精心选择用词以表达故事情节,使孩子在有限的语言条件下,更多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书本的故事后设计小练习以及延伸阅读,书后设计词语表,辅助孩子理解故事。

古诗:

端午

[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临江仙[宋]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

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

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

空馀扬子水东流。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

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

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

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

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

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

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

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

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

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

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

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

所以持死节。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

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

一笑向杯盘。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童谣:

端午节童谣1: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童谣2: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

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高

高兴兴过端午。

端午节童谣3: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童谣4: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童谣5:

五月节,天气热,

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端午节童谣6: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端午节童谣7:

五月五,过端午,

划龙舟,敲锣鼓,

一二三四五,

你划龙舟我打鼓。

端午节童谣8: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子香,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端午节童谣9:

五月五,是端阳;

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

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

端午节童谣10:

雄黄酒,洒庭户,

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

家家户户过端午。

端午节童谣11: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

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端午节童谣12:

五月五,是端阳,

满树满街包粽忙,

粽叶宽,粽梭长,

包起四角不四方。

大米江米白如雪,

艾叶箬(ruò)叶绿油油。

端午节童谣13: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端午节童谣14: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锣鼓,

端午习俗传千古。

端午节童谣15: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启明七号园幼儿园-学年招生简章Venus-AdmissionGuide

尊重思考创新成长

"Educationisnotfillingofapailbutlightingofafire."幼儿教育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发孩子终生不离的学习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1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