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得真讲堂端午文化与习俗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0-9-16 0:26:29   点击数:

传承端午文化

体验多彩风俗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

古人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端午节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千年相传,被称为“卫生防疫日”。

端午习俗小百科

1.祭祀

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赛龙舟

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3.舞龙

舞龙又称“玩龙灯“,源自人们对龙的崇拜,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在古代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到现在,人们还会在端午以舞龙的形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

4.端午食粽

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很多人爱在粽子里包红枣,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5.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心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可做成不同的形状。香囊在古代还作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

因香包都是手工缝制,一针一线蕴涵了很多的深情挚意,把它当做礼物送人,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如今香包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6.插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时值仲夏,南北气候湿热,蛇蝎出没、疫病流行,人们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心愿,这也是端午节被凸显的最初原因。在端午节,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悬于堂中,还可制成花环做佩饰,用以僻邪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点朱砂,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7.点朱砂

在端午节给孩子额头上点上朱砂,寓意孩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在孩子额头画”王“字,其寓意着为孩子驱除灾害、瘟疫,象征着喜庆、吉祥。

端午多彩体验微课程

同学们,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端午宅家趣味多,七彩体验学习俗,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实践活动吧!

折纸粽

手作香包

端午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古人们是怎样欢度端午佳节的呢?让我们一起与诗人们一起欢度佳节,和诗人们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乐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在这样的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长寿!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希望与爱人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多么开心啊!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沐浴更衣,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节赛龙舟,热闹非凡。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端午的龙舟,多么欢乐啊!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赠与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边,新知己远在千里之外,一心为国家尽忠的人啊,已经白发苍苍。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吃两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高兴地喝酒。

端午习俗你都了解了吗?明日端午,记得跟身边的亲人朋友道一声:

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1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