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民族3D资源直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掌握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中国民族的分布”等地图的能力,及初步总结归纳从地图上获得的地理信息。
2.通过常见的少数民族人物三维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对部分常见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有初步的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
2.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等。
四、教学准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爱阿活页式资源平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创设问题导入法,通过拓展与民族相关的趣味小知识,引出本节课内容。
老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年6月,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基诺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这是我国最后一个确立下来的少数民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你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还有那些吗?以及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吧!”
(二)新课教学
老师:“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堂课,我们采取小组竞赛模式,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看看最后哪组同学回答的问题最多、准确率最高,总分最高。首先我们来学习我国的民族构成。”
1.中国的民族构成
多媒体投放(黑板板书)四个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3.我国人口超过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的内容,组内讨论这四个问题的答案,3分钟后老师请小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同学们真聪明,举手都很快。下面老师总结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多媒体投放(黑板板书)
一、我国的民族构成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答: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答: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其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万人。
3.我国人口超过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答:我国人口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2.中国的民族文化
老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些民族有民族文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
老师:“同学们有留意过人民币背面右上角的文字吗?下面老师展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的背面,请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上面共有几个民族的文字,分别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同学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人民币上共有5个民族的文字。第一行最大的是汉族的汉字拼音,第二行左边是蒙古族的文字、第二行的右边是藏族的文字,第三行左边是维吾尔族的文字、右边是壮族的文字。”
老师:“各民族文化不仅有文字,还有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图片与文字的配对(课本P17-18活动练习),5分钟后分别请一组同学来配对一组图文,一共8组。”
课堂活动
图片
民族
回族汉族傣族高山族
藏族彝族苗族蒙古族
节庆
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耗牛、马术表演、群众游园等活动。
苗年:每年秋收后,人们打扫房屋,准备年货,与家人团聚,并举行跳芦笙、赛歌等集体活动,庆祝丰收,辞旧迎新。
开斋节:伊斯兰历每年9月为斋月,斋月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为开斋节;若不见月,再封一日共30天,第二日为开斋节。开斋节期间,每家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
火把节: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那达慕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丰收节: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台湾原住民身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共度元宵节。
请8个小组派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图文的配对正确答案是:a-傣族-泼水节;b-藏族-雪顿节;c-苗族-苗年;d-蒙古族-那达慕节;e-高山族-丰收节;f-汉族-元宵节;g-回族-开斋节;h-彝族-火把节。恭喜同学们回答正确!回答正确的每个组加十分。”
老师:“下面老师借助3资源平台,为同学们展示几个常见的民族人物3D形象。”
3.中国的民族分布
中国民族的分布
老师:“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大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融入一条中华血脉,同呼吸、共命运,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吗?给大家3分钟时间,观察我国的民族分布图并小组讨论下列四个问题,3分钟后请同学起来回答。”
多媒体投放(黑板板书)四个问题:
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我国汉族的分布有何特征?
3.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何特征?
4.少数民族最多分布在哪个地区哪个省?
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多媒体投放(黑板板书)
三、我国的民族分布
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答:“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我国汉族的分布有何特征?
答: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其中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中部。
3.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何特征?
答: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4.少数民族最多分布在哪个地区哪个省?
答:少数民族最多分布在西南地区云南省。
规则:请将部分常见的少数民族人物图案,拖动到我国民族分布图的相应位置上。
老师总结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节课即将结束,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组是最后的赢家!”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文化、分布等基本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民族对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课堂练习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蒙古族B.维吾尔族
C.满族D.壮族
2.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南部、西部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下列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万的是()
A.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
B.满族、回族、土家族、傣族
C.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瑶族
D.壮族、侗族、维吾尔族、布依族
4.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C.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5.我国自治区的五大少数民族是()
A.蒙、回、藏、维、苗
B.蒙、回、藏、维、壮
C.回、藏、布、满、朝
D.回、白、蒙、壮、土
6.下面两张人民币上所示的地理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A.苗族、回族B.高山族、满族
C.壮族、藏族D.傣族、蒙古族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长鼓舞—蒙古族B.维吾尔族—火把节
C.傣族—泼水节D.彝族—那达慕大会
8.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是()
A.广西B.云南
C.福建D.浙江
9.蒙古族通常迎宾会通过下列哪一方式来表达敬意()
A.献花B.敬献哈达
C.吹竹笙D.跳锅庄舞
10.儿歌”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A.端午节B.元宵节
C.重阳节D.中秋节
答案:
1.D2.B3.A4.D5.B6.C7.C8.B9.B10.A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民族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常识性知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意义的。民族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教材中展示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以及中国民族的分布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知识。爱阿活页式资源平台针对本节课特点,将少数民族人物通过三维模型展示,使学生能°旋转模型,更加直观、形象的表现民族风情,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地图和交互有效结合,使学生掌握部分民族的分布位置。最后,在学习完该知识点后配有相应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