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习俗大坪人的端午节炒面线洗身的灰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夏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合称五大传统节日。端,是开端的意思,午,意思同五,所以端午即是初五的意思,因农历五月在十二地支里对应的是午,所以五月初五被合称为“端午”。端午节也不仅咱中国人过,传统汉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地区也都沿袭这一传统,特别是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端午节源於“驱毒避瘟”
端午节的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将农历五月整个月当作“毒月”来看待的习惯,因为年中其后到五月时已完全入夏,毒虫毒物都已从冬眠、休眠状态完全苏醒,严重妨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所以这个月人们的主要民俗活动都是围绕着“驱毒避邪”来进行的。如中原地区承袭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古人认为艾草有驱邪避瘟的效果,还有的地区有挂石菖蒲的习俗,同样是为了避瘟驱邪。道教“咒语”:“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妖邪归地府”也可从侧面应证古人对“毒月”的重视。
两千多年来,端午从最初的“毒月”逐渐定格在了五月初五,而后又与屈原、伍子胥、介子推、龙舟、粽子等等元素混合成现在我们耳熟能详,并喜闻乐见的端午节俗例。
端午节的“祭祀文化”
端午节的初设也是源于“祭祀”文化,而中国人,特别是咱岭南地区,作为中原遗民,一直延续着中原传统祭祀文化。端午节作为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老百姓都会制作“粽子”来作为应节食品,不管是家乡味道“灰水粽”,还是糯米咸肉粽,我们都会将第一份奉上供桌,祭祀神明、祖先,希望在这大好的节日里,与神同乐,与祖同乐,并告慰神祖,祈求岁稔年丰,人物平安。
大坪房氏因历史原因与地域差别,风俗略有差异,祭祖活动并未统一,端午进行祭祖的有:黄竹坑如义公祠、云明祠、月溪公祠,坑尾铭公祠,蜈蜞坑佩卿祠,粘田全溪公祠,社仔前友忠祠,新乡华龙居,以及埔心一带。
端午节的“午时水”
我们家乡的端午味道除了粽子香还有荔枝甜、西瓜爽、面线长;端午节目除了拜神祖,还有“洗身的”,以前家长出于安全着想,总是不多允许小孩子去河里洗澡游泳,而端午这天,家家户户的大人都鼓励并怂恿着大小孩子都去河里“洗平安”,因为端午这天的太阳是一年中阳气最强的,而河流暴露在太阳下,当然能量十足,河水经过端午太阳的照射,也变得像“消毒水”一样,小孩子洗一洗,百毒全消,一年平安。故而还有部分地区流行装“午时水”的习俗,即在端午节当天中午去河里或者井里将水挑回家中储存起来,这些水即使放置一年也不会变质,小儿不适,也可以饮用,也可以洗澡,真是功能强大,水中贵族!
--灰水粽
“灰水粽”顾名思义其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灰水”,当然不是石灰水,而是植物火灰兑的水,也不是什么植物灰都可以,得选取有实用药用价值的天然植物,将充分燃烧后过滤干净的灰水加入到糯米粉中混合均匀,加水调节适中,上锅蒸熟,就是我们端午的家乡味道。
你有多久没吃过“灰水粽”了?
你家的粽是用刀切还是用线“挷”的?
你喜欢将灰水粽蘸白糖还是红糖?
文字/普宁房氏网;图片/源自网络
赞助商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