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古诗词中的端午,端午节时悟古诗

发布时间:2021-3-5 3:02:59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pf.39.net/bdfyy/

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今天我们在传统文化古诗词当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

戴香包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唐代: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唐代诗人陈义的这首词,前两句告诉我们的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是用五彩丝线缠绕做成的,里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还会出现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主人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准备这些应节的礼物,什么时候去乡下走一走,可以看到葵蒿已经开花了。

编者:古代的端午节非常讲究,端午香包根据年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形状。老年人大多佩戴桃子、苹果等形状的,小孩儿喜欢的是虎头香包。在古代,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要早早为情郎精心制作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他。

缠丝线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这首词,很详细的记录了宋代端午节的习俗。

姑娘们穿着绿色的罗裙,已经被汗微微湿透了。明天就是端午节,可以去用中草药泡个澡。洗后的澡水里有着残留的胭脂香粉的味道,随着河流慢慢飘远。

白皙的手臂上缠着五彩的丝线,在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小小的灵符。希望自己能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编者:据说端午节的这一天,草药的药性是最强的,所以才会有浴兰汤这样的习俗。而五彩的丝线颜色是“青、红、白、黑、黄”这五色最为吉祥。

挂艾草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宋代诗人文天祥在端午节的那天中午,也收到了一枝艾草。

他感叹说:老朋友都不知道去哪了,新朋友也在万里之外,我虽然依然像以前一样一片丹心,但是我的头发都白了。我想要像屈原一样能够用自己的身躯去提醒君王,但是,汨罗江离我太远了。

赛龙舟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端午节的时候还会赛龙舟。宋代的诗人黄裳就描写了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

竞赛的龙舟上竖着一杆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子,这些龙舟像箭一样飞出深深的柳荫。隆隆的鼓声像是春雷一样,他们冲开烟雾,划开水面飞驰而去。现场观看的人发出震天的呐喊,像是在战场上要惊退敌人。夕阳的余晖洒在楼的西边,显得金碧辉煌。龙舟竞赛的第一名已经夺得了锦标,回来了。

纪念屈原

《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代诗人张耒写了一首《和端午》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是为了哀悼屈原,屈原的忠魂,却一去不能再回还了。

楚国已经没有了,屈原也死了,如今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屈原所写的《离骚》千古流传。

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320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