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五月五丨端午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0-11 14:54:31   点击数: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端午由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祭拜龙祖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高风亮节,在端午节当天悼念他,自发性地带着食物来到江边喂鱼虾,希望鱼虾吃饱了不去打扰这位爱国诗人。世界上各地华侨华人都和中国人民一样在端午节当天通过各种形式纪念端午。自年起,国家将端午节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一切风俗活动都是在为争取生存、发达兴旺、吉利平安的前提下进行的。划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很常见。北方靠近江河湖泊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大多以划干龙舟、舞龙舟的形式出现。

划龙舟

食粽子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属“籺”的其中一种。

“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拜神祭祖是一种古老的习俗。粽子最初是用来祭拜端午节的神明和祖先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已经在全国普及,并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物。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流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

食粽子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具有芳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能,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香囊

悬艾叶

俗话说:“清明节种柳树,端午节种圣人。”。端午节,家家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驱赶疟疾。

艾叶菖蒲

点雄黄

长辈们把雄黄放在孩子的额头上,祝福孩子们好运。一些长者还会在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写这个王字,就像老虎脑袋上的王字花纹,虎虎生威,一来借雄黄以驱毒,二来也是借猛虎以镇邪。

点雄黄

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五彩丝线

端午节不仅仅是传统节日而已,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团结不惧强敌,自强不息。愿每一位国人为自己民族文化感到喜爱和认可,并用自己实际行动维护和传承文化精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313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