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中国的端午节,被日本人过成了儿童节,看看
日本就一直地从中国学习各种东西,包括制度,文化,甚至农业生产。就连起源于印度的佛教,都是通过中国才传到了日本。
唐朝时期,日本经常派留学僧到大唐进行学习,“端午节”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传入日本。不过日本有“五月祭”的民俗,久而久之,他们的端午节就与中华大地上“正统”的端午节大相径庭。
日本的“端午节”叫什么?
其实日本的“端午节”现在已经不叫端午节了,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从那天开始,每年的5月5日,被称为“男孩节”,为的是祈求男孩们都茁壮成长,健健康康,并对孩子的母亲表示感谢。这大概也是想和中国的端午节作区分。
这一天各地会有各种庆祝活动,并且有男孩的家庭会悬挂鲤鱼旗,摆放武士人偶。也会吃粽子,不过日本的粽子跟我们的极为不同。现代的日本社会,可能提起端午节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提起“男孩节”,大家都会知道。
就这样,从中国学习过“端午节”,结合日本的民俗风情,最后变成了一个儿童节。
日本人玩出的“新花样”
鲤鱼旗、武士人偶、菖蒲、日本粽子,柏餅。这五大件儿是日本不可缺少的过节物品。
1.鲤鱼旗
鲤鱼旗是江户时代,武士家族里经常悬挂的旗帜。武士在日本代表着勇敢强壮,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家的男孩能成为像武士一样优秀的人,于是悬挂鲤鱼旗就成了习俗。
不过近年虽然每到“男孩节”还是能看到不少鲤鱼旗,但很多家庭已经不悬挂了。原因是现在很多人家里没有院子,如果住楼房的时候悬挂鲤鱼旗,万一折断会给邻居和周围的人造成困扰。日本人是极其不愿意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所以自己家悬挂就渐渐少了起来。
2.武士人偶
人偶多以“金太郎”和“钟馗”为原型进行制作。金太郎是日本民间的一个励志人物故事的主角,而钟馗是驱赶妖魔鬼怪的。
不管是哪一种形象,都代表着父母希望孩子茁壮成长的心情。武士人偶可以放在柜子里,桌子上,或者和装饰品摆在一起。
3.菖蒲
“男孩节”时会用菖蒲汤洗澡,以达到去除病痛,强身健体的功效。这跟中国的端午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中国,端午节过后就会迎来雨季,而雨季是会增加疾病,甚至产生灾害。所以菖蒲用来驱邪,并且因为菖蒲有独特的香味,因此可以驱除蚊虫,驱邪,强壮体格。
在日本,菖蒲不光用来烧汤泡澡,也可以泡在酒里喝。日本人认为菖蒲汤可以对腰痛腿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不光小孩,家里的大人也推荐泡一泡。
4.日本粽子
日本关西吃粽子,关东吃柏饼。
日本粽子长得像个锥子,外形和中国的极为不同。粽子是完全有中国传过去的,有一种说法是我们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因为心性高洁,不愿在政治斗争中和小人同流合污,因此才投江自尽。老百姓为了让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吃掉,于是扔到江里很多粽子。关西日本人吃粽子,则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都得像屈原一样心性高洁。
在粽子馅儿方面,中国北方喜欢用甜的,南方喜欢做肉粽。日本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拿鳗鱼包粽子也是有的。
5.柏饼
关东的日本人吃柏饼过“男孩节”也是起源于江户时代。其实是用槲树的叶子包上年糕来吃。因为槲树的叶子终年不落,只有长出新的叶子,旧的才会掉落。江户时代很多武士家族十分重视继承人,认为一代一代的传承,应该像槲树的叶子一样,有了新的继承人老一辈才会死去。所以,才会留下吃柏餅的习俗。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往期精彩回顾日本经常下大暴雨,为什么城市里却很少出现“看海模式”?
春天的日本津轻铁道——是一辆开往樱花深处的列车り东京印象昨天
疫情结束之后,最想去的国家果然还是日本!
长按解锁解锁更多精彩内幕东京电商
tokyoitwork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