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是古代的ldquo卫生防疫日

发布时间:2021-12-1 15:26:42   点击数: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951583.html

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的习俗也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时代变迁而发生着变化。

端午节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满满的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也让这个节日充满了仪式感。

时过境迁,端午节的习俗又究竟改变了多少?又有哪些习惯与文化还是最初的模样呢?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今端午节习俗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花样,

不变的是那一口经典味道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一提起端午节,各地人民,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脑海中首先迸出的两个字便是“粽子”。总体上说,不同的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然而,如今,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类绝对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大肉粽、豆沙粽等,一波波网红创意粽子又安排上了。

就比如最近刚火的这款创意吐司粽,把糯米换成吐司,包上咸蛋黄、芝士、豆沙等馅料,再包上粽叶扎紧,入烤箱,出炉,大功告成。

广大吃瓜群众不禁问一句:这不就是改版过的三明治吗?没有糯米的粽子也能来充数?

实际上,这几年的粽子早就不甘于当个平淡无奇的粽子了。

珍珠奶茶粽

对于嗜奶茶如命的朋友们来说,这或许算上一次惊天动地的突破。

还有这款以高颜值、小清新著称的粽子,一口下去,分不清是在吃粽子还是在吃甜品。

当然,除了奇葩的甜粽,咸味粽子也不甘示弱,看看咸粽这些年的花样吧,内馅可以有东坡肉、土豆牛腩、干豆角腊肉、梅干菜扣肉、烤鸭、排骨莲藕汤、咖喱鸡肉……

这么些粽子拿出来摆在一起,是不是一桌菜就已经出来了,有菜有肉有汤一应俱全。

辣条粽子

只是网友亲测:里面没有辣条

如果你嫌辣条粽子不够辣,或许你还可以试试剁椒粽子,一定能打开你的味蕾。

还有——

陈醋味枣粽子

七龙珠蛋黄粽

如今,各类网红粽子抢占热搜,可是,许多人关于端午的记忆,是吃着带着粽叶清香的糯米粽子,那样一口纯粹简单的经典味道,便是节日最好的馈赠。

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前后,我们经常会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悬着艾条。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在中医学里,也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作为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除此之外,关于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制作五毒饼、系五色线等传统风俗,用来驱散鬼神,祈求安康。

正因为如此,在古代,端午节也被称为“古人的卫生防疫日”。而今年的这个端午节有些特殊,疫情还未完全画上句号,个人防疫措施依旧不能松懈。

以下几条有点老生常谈的小tips再来和大家强调一下——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qy/332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