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传统节日大都源于自然崇拜,传说只是后世附

发布时间:2025/4/25 11:53:04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旧时称呼多与端阳、龙舟、天中等相关,与上古祭龙演变相联,如易经乾卦第五爻辞“飞龙在天”等龙的传说,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又融合了多种民俗,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风俗。还有传说是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屈原纪念日。总之,它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与祛病防疫。

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其习俗却早已存在。端字本义为正,午字为中,端午即中正,午时则为正中之正。上古时代的人们,以定天之象来法地之仪,将黄道和赤道天区分为28组星宿,按东南西北四象分七宿,东方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其东方抬头于春季,南方腾升于夏季,西方退落于秋季,北方地平线下隐没于冬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契天地人之事运,纪元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一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得中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也有初之意,所以,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端午。有统计说端午节名称在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多达二十有余。比如龙节就是在端午祭龙,即龙的节日,仲夏飞龙在天,主星苍龙大火高悬正南中天,龙阳气旺盛,也是阴阳转化亢龙有悔之时,从盛极走向衰落,也喻意事物正处于鼎盛大吉大利之时。称地腊节是因为道家把一年分为五腊,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初五地腊,此时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以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校定生人官爵和血肉衰盛,五腊还有道德腊、民岁腊和王侯腊,均为良辰吉日,适合祭祖祀神以求福佑。午月纯阳为阴邪所惧,阳旺万物皆盛,端午日是草木药性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去邪治病最为灵验有效,在端午采菖蒲、艾草等草药煲水沐,俗称浴兰节,又称菖蒲节和艾节。

拴五色线就是把象征五方五行的青红白黑黄丝线,拴在身上以去邪攘灾迎好运。所谓避五毒习俗,就是在古代北方人心中端午是毒日恶日,夏天燥热易生病,民间认为的五毒是蝎、蛇、蜈蚣、壁虎和蟾蜍的出没之时,为预防五毒,一般在屋中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分别用五针刺之喻意驱除。古人认为端午午时具三重之火,阳气极盛之时以火克金,也是熔金铸镜的极佳时刻,铸成的铜镜神力非凡,以镜辟邪的习俗在民间根深蒂固。端午饮在蒲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中药材,可辟邪解毒防蛇虫之患。

华夏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自然有关。古老节日多形成于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和祖先恩德,反映了古人自然崇拜与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古人把天地看成生命之本,把祖先看作人类之本,祭祖是传承孝道的习俗,以祈求和报答祖先的庇护和保佑。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形成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被附会某些传说作为起源,但考证结果,这些故事传说大都是后世构建出来的。重视祖先神灵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端午将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这些意义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端午节最早起源很可能是夏至。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nr/361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