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件事儿,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发布时间:2024/3/24 13:27:51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m.39.net/pf/a_4549560.html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各个地方的人都会吃粽子,戴香包,插艾叶,赛龙舟,家家团聚,欢庆佳节。

一说到端午,肯定离不开屈原。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其实是为了追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在公元前年,秦国派出一名猛将白起,亲自带兵攻打楚国,一举拿下了楚国的京都,从此楚国灭亡。屈原理想和抱负也就预示着结束,这个时候他感到异常绝望,一腔报国之志,已经无处施展,悲愤交加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他的这个举动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在江里打捞了几天几夜,都找不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不让江里的鱼类蚕食掉屈原的肉体,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往江里投放大量的装满米饭的竹筒,吸引鱼类的注意,从而保护屈原的肉身。发展到后来,就有了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吃粽子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流行划龙舟的习俗,其实也是跟纪念屈原有关的。非常有意思,各家各户会派上年轻力壮的男孩子,组成一个队伍,跟别的队伍PK,赢的队伍往往会有丰厚的奖励。

粽子也是“祖宗之子”的谐音。我们的长辈以前统称为祖上,一脉相承而成,不足则为宗,人都是祖宗之子,以此习俗来恪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纪念屈原事迹告诉我们,谨记爱国和归根情怀。粽是米和宗的左右结构,所谓民以食为天,米是让我们一代一代生存下来的必须条件。而稻米是人们的主食,祖宗脉承和饮食供给二者结合到一起,则是粽子。

粽子一般都是多角形。在民间,有的人说这样是跟孟姜女有关,她的三寸金莲非常有名,于是就把粽子做成了多角的形状;有的则说是出于动物崇拜,模仿牛角;而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一提起五,我们不由得就想起了古人的五行文化。在形状分属上:木是直线,火是多边,土是方形,金是矫形,水是圆形。在《周易》中提到,金是水之母,水是金之子。端午节往往是在小满芒种期间,或者说是芒种前后,小满芒种又是农业农耕的关键节气。水充足则庄稼不旱不涝;金为节制规则,这里面寓意降水有度,春木秋金,春耕秋收。如此看来,这里面也蕴含了古时候人们对丰收的期盼。

南方人偏好咸味的粽子,而北方人也偏爱甜味的粽子。粽子的做法看着简单,但动手包起来才知道并不是那么容易。你要用粽叶把糯米和馅料包得严严实实的,还要用绳子绑紧实了,不然容易“露馅”。现在的粽子的形状也有不用,有方形的长条粽子,也有三角形的粽子。还有这地方会做那种特大的粽子,里面可以放下一整个猪蹄的那种,一般隆重的祭祀活动人们才会做这种粽子。地区不同,人们做粽子的方法也不同,不过运用的材料都是糯米、粽叶、各种馅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nr/34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