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习俗 >> 每日背诗端午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背诗
复习
06.25
06.24
每日背诗
过山农家
06.23
每日背诗
江城五月落梅花
06.22
每日背诗
溪兴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注
诗
1.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2.屈原(前—前):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3.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4.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简析
诗
文秀,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全唐诗》存诗1首。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存文秀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这首关于端午节的小诗,不写端午节的习俗,只讨论其起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意思是说,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首二句用半信半疑的语气,描述了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起源。
相传此日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之日,后人伤其冤屈,便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成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很明显作者对此风俗是不屑一顾的,他更感兴趣的是屈原冤死的事实。
“堪笑楚江空渺渺”,汨罗江是值得嘲笑的,它尽管江波浩淼,却“不能洗得直臣冤”。作者在这首绝句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屈原,然而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千百年后,如此冤屈还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这首诗言近旨远,见解独特,表情达意很有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复习背过的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