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习俗 >> 端午节,看看ldquo老盐城rdq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到端午
又闻粽香
今年的端午节
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之一
下一个这么晚的端午节
要等到年
这一天
大家吃粽子、划龙舟、
插艾叶、挂香囊
乞求驱邪避毒
守护一家快乐安康
可是在老盐阜地区
端午节代表着更多的文化传承
你能说得清吗?
那就跟着小编一起
来听听盐城民俗专家
怎么说吧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为预防疾病,旧时老盐城人每逢端午,除家家裹粽子外,还会在门前插艾与菖蒲,室内悬挂钟馗像,以辟邪怪。中午佳肴甚丰,但不可或缺的是咸鸭蛋、凉拌红萝卜等。“这天父母会给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虎头服、系五色缕、佩戴香荷包。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佩戴香袋的习俗,一般为女子佩戴,表示已婚,后渐渐演变为佩戴香荷包。荷包里一般是用雄黄、冰片、藿香等填充。”
盐城民俗专家、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说,端午又被称为“恶五”,家里如有还未满周岁的小孩,父母会在节日期间带孩子回外婆家,又叫“躲五”。
饮雄黄酒也是众人皆知的一种端午习俗,雄黄酒一般人并不适宜内饮,易中毒。如果喜欢这个风俗可选择外撒雄黄粉,有驱蚊除虫、净化环境的作用。
在盐都区有些地方还有在小孩额头用雄黄酒画“王”字的习俗。
大红纸剪五毒:蜈蚣、蝎子、壁虎、蟾蜍、毒蛇。
门头上挂五瑞:石榴花、菖蒲、艾草、大蒜头、龙船花(又叫山丹花)。
吃五黄:黄豆芽、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
过了初五,盐城有些地方流行“带姑娘回家吃馊粽子”的习俗。
跳判是旧时老盐城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之一,由一个人扮判官,虬须靛面,冠袍角带,和京剧中的扮相一样。站在一张大木椅子上,两边绑着木杠,由伙伴肩抬,另一人扮作蝙蝠精,在前引路,每至一处,商家鸣放鞭炮,赏予彩金。判官手持一把二尺多长的折扇,在椅子上表演扇子功,以及驱鬼的各种优美动作,难度高,架子美,相当见功夫,实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如今逐步由过去的‘驱鬼避邪’演变成亲友往来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王登佐说。
愿大家过一个
有浓浓盐城味的端午节!
来源:盐城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