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转载

发布时间:2021-4-20 1:55:00   点击数: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shcymc.com/2020/hongguanjingji_1216/41024.html
端午节的由来

昆明师专附小呈贡海岸城分校昨天

duan

wu

jie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

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西晋《风土记》说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这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端午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习俗

悬挂艾草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著名。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直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挂钟馗像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竞赛龙舟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食用棕子

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端午节最著名的节俗当属包粽子和吃粽子。在古代也称裹角黍,粽子又称为角黍、筒、水团、白团等,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筒粽等。粽子馅荤素兼具,做法花样百出,充分体现了各地的地方特色。

图文:来自网络

编辑:李俊蓉

审核:窦艳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hd/323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