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活动 >> 端午节的习俗有着哪些养生智慧呢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又是一年端午节的到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安康
端午节不同的习俗中都蕴藏着古人养生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端午习俗中的中医理论。
糯米粽子:养胃清火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止惊悸、退虚热;苇叶: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端午节过后上火、中暑等现象较易发生,此时常用竹叶和苇叶,可以起到解暑除烦的效果。
《本草经疏》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等作用。
但粽子再好,也不宜吃太多,因为糯米消化的时间太长,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吃咸鸭蛋:滋阴清肺
端午节为何要吃咸鸭蛋呢?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
中医理论中,鸡蛋黄也叫鸡子黄,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而鸭蛋性偏凉、入心肺,能滋阴清肺。在阳气旺盛之时,祛除体内的郁热。
挂艾草:抵抗疾病
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里面常有茱萸和艾叶、苍术、藿香、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药材。可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多为性温的药物,且气味芳香,中医认为有祛风散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醒脑通窍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端午的味道,是安康的味道。
摊开浓香的艾叶,以快乐为米,幸福为馅,吉祥为叶,捆好如意的绑绳,将这个粽子送给您,
康乐福董事长李忠林及全体员工祝您
端午安康!吉祥幸福!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hd/3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