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这才是端午节来由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

发布时间:2023-10-10 10:15:25   点击数:
端午节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几千年来深受中国人的尊崇,由于其历史久远、影响广泛,成了流行于中国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诸国家和地区传统的文化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但端午节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何由,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其中,最受人们普遍认同的是端午节起源于纪念诗人屈原,然而,在有记载的屈原出生之前就有关于端午的记载,学者胡适认为就连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与否都有疑义,因为在司马迁《史记》之前,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更不用去说设立节日去纪念他了。至于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等说更是江浙一带的民间传说,无可考证,纪念介子推之说虽有蔡邕《琴操》记载,但都比较存疑,因为这些纪念人物的说法都有很大的主观性,大多都是当时统治阶级出于为自己歌功颂德,为臣民树立标榜的目的而着意附会推广的。

屈原

端午节的来由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是端午节的发源地基本可以确定为古代的南方吴越一代,并且在这一带民间早已经广泛流传,峰子认为由于南方吴越一带多水泽,五月时节盛夏来临,是皮肤病、疟疾等疾病高发时节,先民们无有更好的应对之法,就多以兰草汤沐浴、悬挂艾草、菖蒲等植物方式驱赶蚊虫以达到祛病消灾的目的,又因水患频发,人们深受其害,故举办一些祭祀龙神、水神的祈福活动,比如以粽子投江、龙舟赛度等方式祭祀神灵以求平安健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活动。

其实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一样,源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一种向往,都源于老百姓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改善生存状况的一种淳朴的本能心理,后来慢慢地附会更多的内容,逐渐使节日更加地丰富多样、更加地影响广泛,更加地具有纪念意义,再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节日文化,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喜的是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所以,今天我们在享受到节日给我们带来的喜悦的同时,也要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就像我们的炎黄子孙的血脉一样,深深地扎根于我中华大地之上,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峰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42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