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五毒月九毒日,有哪些风俗和忌讳

发布时间:2023-1-25 20:46:38   点击数:
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m.39.net/pf/a_5779537.html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一天除为了纪念屈原而赛龙舟、吃粽子外,必不可少的活动还有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据说这是为了压邪避邪。

那为什么要压邪避邪呢?因为农历五月恶邪丛生,百病泛滥,在古代,每年去世的人中约有70%的人去世时间都在五月夏至后的三伏天中,古人认为,五月是多事之时节,故有“毒五月”之称,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天地交泰九毒日”,所以有各种压邪避邪的风俗和忌讳。

哪些日子叫九毒日?

每年农历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此外还有“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都是毒日;因农历五月有这么多毒日,故也叫“毒五月”。其中端午日是九毒日之首,在古代,农历五月初五又被认作是恶月恶日。

九毒日有哪些禁忌?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养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月份,毒五月常有一些人突然猝死而查不出任何病因,特别是性欲重的人,小心在毒五月失掉真阳,真阳一失,命不久也!每年农历五月十四、十五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三年必夭亡。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总之如能在整个农历五月禁欲不同房,对身体修复就有极大的好处。

在古代,毒五月九毒日这些天,人们务必端容肃己,凝神静养,节制嗜欲,与自然和谐平定;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还应饮食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不宜吃冷饮、流大汗、熬夜,劳伤心神等;同时还有很多消解“毒五月”的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之法,比如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泡艾草浴,佩戴香囊等,以达到清污浊辟邪气的目的。

毒五月九毒日之说有道理吗?

中医认为,此说有一定道理,因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阳至极而阴生,天地交泰,人与宇宙为一体,人体五脏六腑皆受天地运行变化的影响,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所以人体脏腑气血受到极大影响,内里虚弱,特别容易得心脑血管病(火主心),不适合在进行泄耗的活动,要保精惜命,宁神内守,才能安然度过。宜从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一月,若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即便不能,那九毒日这几天则一定要戒色欲!

每年五月后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使人阳气外散,内里虚弱,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不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滋生的窘况;同时各种病菌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它们其中有些在中医看来,可以叫做外邪的,还有各种动物昆虫如蛇虫蚊蝇鼠蚁也出来了,它们的出现,也给各种病菌微生物的流动带来了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

每年五月夏至后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很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导致脑梗、心梗多发,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九毒日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今人在五月还常有其他各种突发疾病,且有的很可怕,如心脑机能减弱、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湿疹、精疲力乏、容易上火、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感冒发热、咳嗽不止、头昏眼花、喉疼腹痛、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

毒五月如何养生?

五毒月里,特别是九毒日,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除了蓄精养气、宁神内守,还可用采艾、挂艾、用艾草泡脚、沐浴、做艾灸、刮痧、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养生方法进行排毒和养生,其功效都非常好,可提升抵抗各类疾病的能力。

端午时节,古人喝雄黄酒,说是祛除五毒,今天,我们不必喝雄黄酒祛除五毒了,我们只需注意环境及食品卫生即可,不吃冷饮、不流大汗、节制房事。

端午后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的状态为最佳。

“毒五月”其实一点都不可怕,我们没有必要把它搞得过分神秘兮兮,我们只要从健康的角度,好好把握,适应气候的变化,掌握其中的道理,我们就能轻松避免五月的常见疾病,就能度过困乏的“毒五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4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