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端午,是夏天的仪式感,临海人名堂大得猛
端午,是夏天的仪式感
临海人过端午,名堂大得猛
在古人眼中,五月又称为“毒月”、“恶月”。今人多只记得端午放假,要吃粽子。
但其实端午节的习俗远不止于此,比如汉族人会插艾草、菖蒲于门前,四川小凉山彝族人会进山采药,广西罗城仫佬族要抬纸船到田,请巫师赶走害虫,藏族人会上山采花,用泉水擦拭眼睛、沐浴全身??
追根溯源,端午节不是粽子节,也不只是一个庆祝的节日,它是驱毒避邪,禳灾纳吉的节令。
1、在临海门上插菖蒲剑、挂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门上插菖蒲剑、挂艾叶条、贴五毒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菖蒲剑艾叶条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2、小时候儿童要涂抹“王”字
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还有用五色线编制的粽子挂在儿童胸前;还有用五色线做成长命缕系于儿童肚子、手脚腕上,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小孩写“王”字
3、还有互送荷包、香袋的习俗荷包、香袋内装苍术、白芷、雄黄等香药,具有避邪去毒的功用,能驱蚊杀菌,可以佩戴身上作装饰,也可以挂在床头避邪去毒。送给孩子戴在身上,散浊气,去秽气。4、出嫁的女儿要携夫带子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携夫带子回娘家送上粽子和鱼肉,以示孝敬。吃过饭后,娘家用时鲜果品回赠。5、端午节乡间唱戏端午节临海各地乡间有请戏班公演《盗仙草》、《钟馗嫁妹》等戏文的习俗。
▲钟馗嫁妹
无粽子,不端午小时候,在临海每到端午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包出来粽子满满是家的味道
亲手包粽子
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哦
而且粽子也有多种包法
下面就跟着阿布学起来吧
1
准备工作?粽叶
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箸叶(zhùyè)、箬叶(ruòyè)、芦苇叶制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箸叶、箬叶为主,北方以苇叶为主。?粽绳可以选用白色的棉绳或者其他天然材料的细绳。为了区分不同馅料的粽子,可准备多种颜色的绳子。?粽米上好的糯米洗净,先用冷水泡3小时以上,包粽子前捞起来,放在竹筛中,沥干水分。2粽子包法1.挑取两片粽叶,让叶片光滑的一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方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
2.加入适量糯米,至漏斗二分之一处,用汤匙按压一下,使底部更加充盈。3.再次加入糯米,同时放入准备好的馅料,用汤匙压实,使之与漏斗口齐平。不能加太少,以免粽子看上去干瘪;也不能加太多,以免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散架。
4.将上端的粽叶压下来,盖住漏斗面。用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5.用绳子捆住粽子。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出来。3煮粽子1.把粽子摆在锅中,倒入沸水。水一定要没过粽子表面。
2.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蒸,两小时左右糯米就会变得软糯。3.装盘、开吃!4风味各异的粽馅临海人吃得粽子口味可真是五花八门,有豆沙、蜜枣、鲜肉等…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
?豆沙一般而言是指红豆沙,可以直接用红小豆和糖制作,也可直接购买。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粽子季又来了!端午节主食是煮粽子吃,再配以鱼肉酒菜六大碗或九大碗,也算得上是丰盛的一餐了。祖先们把对生活的思考,放进每一个节日中。比如,春节饮屠苏酒,“可祛一年不正之气”;立春吃五辛盘可“开五脏,去伏热”。
祖先们是在节日中,靠一代代的传承,告诉我们要怎么度过当下,过好生活。所以端午的祝福不是快乐,而是要说“端午安康”。因为端午是古代的防疫节,它的本意是在提醒世人驱毒避邪防疫,护佑生命。尤其是今年,不知戴着口罩,谨慎防疫的日子还需要延续多久,但牢记老祖宗们的智慧,顺应天时,趋吉避凶,方为上策。“人在异乡,不要生病,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你健康,家人就安康。”端午安康,是最好的祝福。向你轻道一声:端午安康。综合:网络
编辑:汪璐霞
监制:牟再
大家都在看?确保贫困人群看得起病!临海政府出“大头”?受益人群有...?“私人订制”!临海12岁唐氏综合征男孩圆梦?这份省级首批名单,临海3个地方上榜!有你的家乡吗??签定!投资亿元,全国首个“熊出没”小镇落户临海?临海第三次大体量集中拆违,一天拆除18.86万平方米为咱大临海点赞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