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鹰潭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0-11-28 11:06:24   点击数:
北京中科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

浓情端午节

粽情粽意、合家团圆、尽情放粽

鹰潭人把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称为“一年三节”,是一年内很重要的节日。在端午节的那一天,鹰潭人会以他们特有的习俗方式来庆祝节日。下面小编为你整理鹰潭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鹰潭的端午节风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鹰潭有悬艾叶菖蒲,赛龙舟以及挂蛋袋等特色风俗,艾又称艾蒿和家艾,有驱虫杀菌之功效。端午节当日,除了家家户户悬艾叶和菖蒲外,鹰潭传统的端午民俗中,还要给孩子挂蛋袋,小孩则以碰鸡蛋为乐事。

在鹰潭,端午节习俗中最热闹的莫过于赛龙舟,赛龙舟与端午节之关系,这又与端午节的另一种传说有关。相传,端午节过去是远古时期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的节日。在他们看来,龙是保护神和全族的祖先,所以每年五月初五这天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日,将各种食物投掷江心(这些食物后衍为粽子),赛龙舟则由此而来。

在端午节期间,不论晴雨天气,信江上彩旗林立、人海如潮,两岸锣鼓喧天、密密层层,参加赛龙舟的船只排列有序地停在河区指定点,随着一声锣响,列队整齐的龙舟象脱缰之马,穿梭碧波,飞驶速行,只见参赛后生一个个执桨摇橹,破浪前进,围观的人齐声呐喊,为之助威。

鹰潭的端午节食物

端午吃粽子是鹰潭沿袭千年的习俗。粽子外形有棱有角,内裹糯米煮熟食之。鹰潭的粽子以碱水粽为主,其次是红豆粽、咸肉和油盐粽,个头大者每只二两,小则每只一两,用箬叶(即俗语粽叶)裹之,花样不一,风味各一。端午节当日早餐,是当天最特殊最丰盛的,大人小孩都要吃粽子、鸡蛋等。

端午节的传说

1

源于纪念屈原

史料记载,公元前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以后,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攻楚城后,伍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继位,听越国谗言陷害伍子胥,伍子胥自刎前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伍子胥死后,吴王令夫差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农历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主要生产工具为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中华民族的节日。

4

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

在民间,农历五月五日是妖魔鬼怪的出门日,这天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来祸害人间,因此,民俗中称这天为“恶月恶日”。相传龙虎山的张天师在这一天是最忙的,他要携带法器,游走四方,除魔驱妖。老百姓为了去“恶邪”,也纷纷在家悬挂钟馗、菖蒲、艾草以避之。

5

源于夏商周三代夏至节

在夏商周三代,由于夏天到来,蚊虫毒蚁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纷纷出门踏百草和采杂药,通过这些药物来抑制蚊虫叮咬,得以平安度过夏天。

(来源:赣商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16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