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未来五年中国将涌现的六大造富潮流

发布时间:2020-9-29 19:50:32   点击数:

对于投资者来说,认清大势很重要,如果一不小心看错形势行情便容易掉进金钱黑洞。所以,对于这些中国未来将迎来的大势,投资者们最好要积极打破自己原有的观念,顺“势”而为。

—互联网+—

  在深化改革提速、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互联网+主题投资仍是市场重点追逐对象。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15”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马化腾在“两会”上也交出了一份利人利己的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战略提案,为自己的“连接”做着努力,在被“互联网+”点燃的传统行业中,“互联网金融”迅速火成香饽饽。

  在金融创新利好声音以及监管机构的包容下,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由轻转重,越来越多的和实业、和传统行业相结合。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就是要选在未来真正有成长潜力的行业和个股,互联网板块有望成为贯穿今年全年的投资主线。

  与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不同,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新一代创业者乃至部分巨头的杀手锏,其成长速度、消费频次和用户成长规模,以及所带动产业的多样化,也开始超越了前辈互联网公司。

  与此同时,长期植根线上线下服务连接的垂直领域,以及捕捉到移动O2O商机的创业者,随着智能手机“器官化”,开始春风化雨地改变人的生活。

  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公司,从原来PC团购商业脱胎演进,向更多元的O2O交易服务平台转型,在传统餐饮、票务之外,尝试更多服务链接,尤其是外卖、到家服务的出现,更是打破了线上线下服务边界。

  这些产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者有冲动和需求,这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的注意,所以这方面进展较快。相比而言,C端“互联网+”更加容易突破,所以目前看到比较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首先是消费购物、生活服务以及部分相对有突破性的比如交通出行、金融等方面,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推进,B端、产业上游互联网化,也会进一步渗透进来。

  除了消费购物、生活服务、交通等高频服务率先互联网升级外,实际上包括家电制造、金融、医疗健康、教育、汽车、房产家装等重资产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介入到“互联网+”之中。

  随着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成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取得了突破,开始进入到了银行形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想象空间。

—中国制造—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6月24日发布《关于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通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统筹协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而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国家还将陆续设立多个“中国制造”重要咨询和实施组织。

  领导小组的成立,是“1+X”中的“X”系列配套政策稳步推进的有力保障,也将促进各省区、各分行业的“制造”相关规划的出台。

  目前《中国制造安徽篇》、《国防科技工业》编制工作已启动;工信部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也已公示,未来出台的多个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将为《中国制造》带来持续的主题投资机会。

  如果说“互联网+”是“软”的一面,“中国制造”则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硬”的一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是未来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大产业。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年短期的主题性投资,更有其未来基本面的支撑,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国企改革—

  现在,政府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决心要解决国企内部的管理缺陷,把中国经济重塑成为更突出的市场导向型和实业型经济。

  在最近几个月,中国政府似乎偏向于另一种改革路线。合并两家国有铁路工程公司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目的是避免资源重复,在海外市场创造更大的规模。

  根据政府对铁路企业合并的接纳程度来看,新一轮国企活动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机会。

  自从政府目标公布以来,中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和直辖市陆续公布了各种不同的国企改革方案。广东、重庆和上海所公布的方案似乎比其他一些省份更加详细。

  例如,广东据闻在年中期已选定50家国企试点引进国外投资者,并计划到年将70%的国企开放给私有资本。

  据英国政府简报所述,重庆已向私有投资者开放多家国企的股权投资。上海表示有意到年让某些私有资本参与到其60%的国企中,并负责促进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行动开展,特别是向有困难的酒店企业注入私有资本,以及整合地方食品零售业。

  在其他地方,位于华南地区的海南省表示计划将交通运输、建筑、能源和旅游等行业向私有资本开放。

—一带一路—

  随着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务的完备,“一带一路”建设正值全面启动、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境外直接投资的高潮。谁抓住了当前的投资机遇,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全球1/3)。

  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年提高到33.9%;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年期间,“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正在形成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新的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

  预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出口规模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

  首先,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相关制造业海外投资。当前“一带一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相当可观,与之相关的工程建筑、钢铁业、建筑材料业、装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乃至通信、电子、化工等制造业都将获得强劲的增长驱动力。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铺开,相关行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将逐步提速。

  其次,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将改善沿线国家的整体投资环境。

  第三,沿线国家间的产业合作将推进中小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

  最后,“一带一路”将拉动服务业投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相关生产服务业境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将推动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拓展;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会刺激贸易、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境外直接投资。

—“十三五”规划—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据悉,钢铁、有色金属、机器人、信息通信、生物医药、软件和大数据等多个行业的“十三五”规划已进入编制阶段。

—环保行业—

  此外,环保行业也是一大投资机会。在5月27日,习近平发表对“十三五”的重要讲话时,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上升到“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环保投入约为一万亿元,而“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颁布后,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两万亿元左右。

  另外,某市政府还打算把原先一些体制内的业务让渡出来,例如一些环境监测和环境咨询业务,将从事业单位让渡给市场,这样还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政府现在对排污企业要求更严了,过去,排污企业只需要买一套“假设备”,检查来了应付一下,平常都不用开;现在,治污设备不但要有,而且必须运行。

  未来10年是环境与经济的‘两难’期,但也是环保大有作为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12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