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端午节作文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端午节作文字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黄酒。
啊,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端午节作文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也跟着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我和妈妈来到家和超市买了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红枣、白糖、竹叶。回到家里,妈妈把糯米、大枣都分别放到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就用竹叶包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起来,形成筒状,再把糯米和红枣装进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线捆绑起来,粽子就这样做好了。
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蒸了半个钟头。看!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剥开一个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极了!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满脸上都是糯米,简直成了一只花脸猫。
吃完粽子,妈妈还为我编了五丝,听妈妈说,戴了五丝绳就会长命百岁的。
这个端午节,收获真不少。我喜欢端午节,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快快到来!
端午节作文字
又到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一提到端午节。首先就想到了粽子,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粽子的品种也变多了,不再是以前的单一品种了。有咸的、有甜的。我尤其喜欢吃肉粽了,肉粽的浓香味夹着粽叶的清香真令我胃口大开,咬一口,含在嘴里,粘粘的真有滋味。
在家乡,端午节当天还要穿上外婆新买的衣服,每到这天家家户户的小孩穿着新衣服就像过年一样,个个笑开颜。小孩在胸前都要挂上一个用花色绳子系着的香囊或锁片,还要在身上抹些雄黄,传说这样能保护小孩健康成长。还有每家每户都要把艾叶、菖蒲摆在大门的两侧和窗户的两旁。听说这样能驱邪杀虫。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少先队员们这点我们可不能忘呦!
端午节作文字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端午节作文字
古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家过端午节常常是包棕子、吃棕子、门上插艾蒿,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到啦!要吃棕子了!听说要吃棕子我一蹦三尺高,口水直流,仿佛闻到一阵棕子清香味朴鼻而来。我迫不及侍的跑进厨房,只见妈妈手中拿着棕叶,正聚精会神的包着棕子,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棕子包好啦!我忍不住学着妈妈的样子包棕子,正在放糯米的时候,哎呀!不小心把手划出血了,你别以为看着简单,包着可不容易呢!
今年端午节过的真有趣!
有偿征稿!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