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我们的节日bull端午传承民俗文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但屈原矢志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没有放弃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后,楚国灭亡。屈原闻之,在绝望中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殉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屈原以死来坚持自己的理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编五彩绳的习俗。为增加同学们对传统节日和传统风俗的了解,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北海市实验学校联合北海市博物馆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巧手制作,“粽”情端午
民俗传承,浓情端午
——北海市博物馆年端午节社教活动
制作粽子和龙舟背包
编织五彩绳
多彩绘画,寄情端午
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供稿丨李振华
供图丨政教处
编辑丨李振华
审核丨梁思敏
有氧教育|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