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颐和果园端午吃粽子的由来及寓意什么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民俗之一,在我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和喜好,同时也是各地特色之一,端午将至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做粽子吗?
招商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多年。最开始吃粽子是在寒食节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之所以端午节要吃粽子只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定的一个说法而已。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清明节前一天和清明节当天吃粽子。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诗人,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功名得中
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光宗耀祖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什么粽子最好吃
北京派。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西安派。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
台湾派。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汨罗派。湖南汨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着称于世。
闽南派。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海南派。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嘉兴派。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
苏州派。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
四川派。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
广东派。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馅料主要是咸蛋黄、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莲子等,是传统裹蒸粽做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