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难消化那是你没吃对看看自己

发布时间:2024/3/2 12:58:53   点击数: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端午节马上就到了,端午节是少不了吃粽子的,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粽子是糯米做的,很多人认为粽子不好消化,不能多吃。其实说粽子难消化,那是因为吃得不对。粽子的原料的糯米,糯米的GI值比较高,是属于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何做成粽子吃,反倒不容易消化的呢,问题出在哪?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需要弄清楚什么是GI值

GI值是GlycemicIndex的缩写,也就是“升糖指数”。通俗一点的说就是能够让血糖升得快的食物,GI值就高,相反就低。升糖快也就是消化吸收的快。如果吃GI值低的食物,血糖上升得较慢,也就能够减少脂肪的形成的堆积。但是并不是GI值高的食物就不好,在运动过后需要快速恢复体力的情况下,就要选择GI值高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迅速恢复体力。

糯米的GI就比较高,普通的米饭GI值在50左右,而糯米可以达到70左右,理论上糯米是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为啥有些人吃完了糯米做的粽子后,总觉得消化得慢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吃得不对。吃粽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粽子难以消化的原因

一、糯米放凉之后,变硬难以消化

端午节天气已经炎热起来,很多人都有厌食的表现,不爱吃饭,尤其是热腾腾的饭菜,更不想吃。端午节的粽子很多人也都喜欢吃凉的,口感好比较黏糯的。但是粽子在煮熟后,热乎的状态下,很容易剥皮,当放凉了以后就黏稠得很,不容易剥皮了的。这个时候虽然口感好,但是糊化了的淀粉又会回生老化,不容易消化,也是在常理之中的。

要想吃粽子好消化,要记得趁热吃。如果是买来的粽子已经凉了,不妨用蒸锅蒸一下,趁热吃,这样的口感好,有种刚出锅的感觉,而且还容易消化。有人说凉着吃不易消化,就不容易发胖了,但是胃肠不一定受得了哦。

二、咀嚼不够充分,影响消化

吃进肚子里面的食物,就完全靠胃肠的蠕动来消化了,如果吃得急,没有充分咀嚼,那样食物进入胃肠道就很难消化,会引起胃肠不适的。粽子是糯米做的,比较黏,吃的时候在嘴里也不容易搅拌,很多人吃的速度快些,没嚼几下,就吞下去了。因为黏稠,还没有普通米饭咀嚼的时间长,不消化的原因也就找到了。

总结一下,粽子不好消化,是因为吃法不对,趁热吃,咀嚼充分,就会避免消化不良的情况了。再者,饭后慢速度散散步,不要马上躺下休息,或者是站一会儿看看电视啥的,都能缓解消化不良的现象。如果是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建议还是少吃为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qy/347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