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忻州实验中学举行浓情端午食粽思贤主题

发布时间:2024/12/14 17:49:00   点击数: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2157.html

“榴花三日迎端午,

蕉叶千春纪诞辰。”

当艾气包裹着粽香

逐渐在街头巷尾

弥散开来

一个庄重的节日

也朝我们走来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时。

6月14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为弘扬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我校举行“浓情端午食粽思贤”主题升旗仪式。

慎终追远,见贤思齐。

在细雨微风中,高班学生代表发表国旗下的演讲。

升旗仪式上,在悠悠古乐中播放了《离骚》片段。

孟金松老师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及端午节的由来,师生吟咏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纪念屈原。

孟老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个价值准则即是爱国。屈原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求索”“爱国”精神,成为后人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端午节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遗产,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有效继承下来,合理汲取其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魅力,从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国旗下的演讲浓情端午食粽思贤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情浓端午,食粽思贤”。“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歌谣千年传唱,端午之风迭代相袭,热闹的庆祝活动与代代相传的习俗饱含了后人对先贤屈原的纪念之情,蕴含着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文化为骨血,传统是经脉,涌动于民族的心脏,向人们讲述记忆,唤起共鸣。屈原,是不朽的行者。当黎明还黝黑时,他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使站立的灵魂得到不朽的诠释。行吟泽畔,面对危在旦夕的国况,他秉持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与守旧派顽强斗争。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他的政治主张遭到楚国贵族的抵制破坏,未能付诸实践。眼见山河沦陷,他心如刀割,但始终不愿舍弃故国,在绝望与悲愤中,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是绝响,亦是圆满。这一片冰心,穿越两千年的时空,依旧光耀在华夏大地。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起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屈原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体会的是屈原对于国家人民、对于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几百代腥风血雨,几千年漫漫征程,曾走过绿荫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正是有如屈原这般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祖国才得以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向前。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与屈原不同,吾辈欣逢盛世,自当不负盛世。这是神州放眼,一鹤冲天的伟大今朝,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往无前。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火炬手,肩负重燃文明圣火的责任,在如今的和平环境与优越条件下,我们应当不断充实自我增长才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文化之复兴而奋斗,为国之腾飞奉献一生!千年之后,一切江河依旧滚滚向东,民族意志永远向前,向着那轮红日所向披靡。愿吾辈以一身青衿好风骨,不负屈子皎皎荣光万年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nr/356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