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习俗 >> 端午节端午养生,这几个气有讲究
五月初五正端午,家家户户粽飘香。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因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这天,人们要吃粽子、悬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赛龙舟……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每一个习俗都印证着古人的智慧,它来源于生活也回归到生活,时刻提醒着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1、挂艾清浊气
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2、吃粽解暑气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3、赛龙舟通血气
中医认为,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4、涂雄黄解毒气
古代人认为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也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健康贴士: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致人死亡,因此不建议内服。
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交错为阴阳争,由此,阴阳交错立正,才是端午节的原意。
这个节日本是对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爱护,对生命的爱护。端午时节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调和、平衡,以安然度过夏天。
——————————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