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习俗 >> 我国传统用花习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以其适应环境的经验,孕育出丰富的文化资产。在丰富的中华民族艺术中,插花与生活最为密切。插花悬以花木为素材,经过人们的巧手慧心,再创宇宙生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环境。中国人对插花的喜爱由来已久,节日庆典插花更是必不可少。
1.春节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岁朝清供”,就是在春节期间陈列于室内案头的清雅摆设。
岁朝清供的物品,多种多样。可是一盆栽的水仙,或者是一瓶瓶插的红梅;可以插时令花卉,配以应时的配件,以表达迎春,赞春的美好心情。而所插的花卉都是蕴含丰富,寓意吉祥的。如:花瓶,苹果,表示平安;佛手,香椽,表示圆满,福气;天竹,桂花,表示富贵;葫芦,葡萄,表示多子。月季、松枝表示长寿。古时,岁朝花必不可少,花材应用,随南北方应时开放或可用的花材为准。配件有钟馗像,鞭炮,香炉,灯烛,供果,红枣,荸荠,松子,如意,双钱,暖炉,酒器,结饰,历书,不倒翁,年糕等,均可参考采用。
百事如意(花间趣)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柳节”。清明插柳的习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宁愿和母亲烧死在深山的柳树下,也不愿去做官。后人为纪念他,没到清明时节,开始插柳枝,最初只插在坟上,后来逐渐演化到街头、井台、郊野,甚至家家户户插在门楣上。在清明时节扫墓祭奠已故亲人,除了常用白菊、黄菊、白百合、马蹄莲、松柏枝外,也可选用亲人生前喜欢的花卉。
(图片来自网络)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河自尽的日子,为了纪念屈原,民间有五月初五进行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端午节,正值夏季前后,天气比较炎热,此时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止疾病,端午节的用花习俗就与驱毒避瘟有关。民间认为门前挂上菖蒲能驱邪避凶,再以时令性花材如萱草等配置,与传统的花卉文化颇为吻合。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悬在门上以达辟邪之目的。
《水边情愫》(花间趣)4.七夕节
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平时只能遥遥相望,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才能在喜鹊在银河上搭成的鹊桥相会。农历七月初七,为古代中国的情人节。织女精于纺织,因此历代妇女每穿针引线、设花果迎之,祈能得巧,故称“乞巧节。另外,七夕也是魁星生日,有花祭魁星的习俗。山东一带有以当天为牛的生日,因而采野花插牛角。
七夕乞巧的习俗历代因时因地各不相同,花样百出,插花供奉为其中重要一项,插制方法也因宫廷、寺院、民间等环境不同而有别。
农历七月,古还称“兰月”,七夕称为“兰夜”,“兰期”泛指相会的良辰。因此,七夕有用兰花的习俗。
七夕所用花材很多,以竹、柳、桂、榆、菊、莲、凤仙、紫薇、鸡冠花、芙蓉、千日红、牵牛花及其他“杂花”“野花”为最多,其中竹、柳、桂和榆等在月光下摇曳生姿,甚是有趣,最为流行。其他如柏、桃、梧桐、木槿、秋海棠也普遍使用。除此之外,还可用晚香玉、百合、铁线蕨等。
《更结三层乞巧楼》(台湾中华花艺大师黄永川)
上图容器为漆器,漆为“七”的古字,以漆器谐音七七,插以三层绿竹,有古时“三层乞巧楼”之意,上悬五彩丝。双色小菊上下插饰,寓意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合古制。
5.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八月节”。花朝月夕为人间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月夕即为中秋夜,时值中秋,天高气爽,明月圆满,古人附会为“团圆节”,是一年中最美满的日子,中秋插花则是美意最浓厚的表现。因此插花祭月由来已久。
中秋插花以中秋时节开花的桂花为时尚,与桂同为中秋应景的有芦苇,芦苇有招月之姿,合以水蓼、香蒲、莲花、秋草等花材插制盘花写景,有秋江月夜之韵味,盘以取正圆盘,水清见底方有妙趣。
另外,也可用芙蓉、菊花、紫薇、鸡冠、木槿、剪秋罗以及各种秋天的果实进行插花,同时配以月饼、百果、香烛、油灯、香炉、桂花酒等,赏月观花,营造“花好月圆”的节日气氛。
《秋江月夜》(黄永川)
《一江秋色》(花间趣)
6.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上九或重九,为阳数之极,又称重阳,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传阳数聚集,邪气深重,为辟邪招福,古有登高之俗,借此插菊花枝,吃菊花糕,喝茱萸酒等,古称“秋祓”(fu)。
重阳插花用以祭祀、祈福、避邪、延寿。
尊老、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有赏菊花、饮菊酒、插茱萸、登高遥远的习俗。
菊花、茱萸是重阳节常用的花材。还可以插松枝、山茶、红枫、金橘、长寿花等含有“将康长寿、老当益壮”的美好寓意,以表对老人的祝福和尊重。
《秋耀金华》(黄永川)
《秋之灿》(花间趣)
7.冬至
冬至通常在每年12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也是中国人喜欢过得传统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民间有插柏枝的习惯,柏枝是冬至的象征。常用枸骨、火棘、柑橘和佛手等花材。
《淮南子?天文训》说:“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又说“冬至h2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因此冬至取井水插花,表现万物自然与新生,最切合时节之意。
《不辞相望阻寒宵》(黄永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