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和鸭蛋nbsp

发布时间:2016-11-26 19:51:23   点击数: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和鸭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网络图片

  鸭蛋:端午节还是雨水节、农人节。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鼎盛阶段。

  农人根据端午节内雨水节气的应验度推测下半年的雨量,而适时调整下半年的农事。农谚在“初一开江雨,初五划船雨,十三、十四磨刀雨,十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龙晒衣(要下雨)”,农谚“头八(五月初八)无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无雨种绿豆”意思是说初八如无雨,十八多半也无雨,如果二十八继续无雨,则预示着下半年为旱年,只适宜种绿豆之类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分鸡蛋、鸭蛋、鹅蛋等。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1、粽子多为糯米所做,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吃不完应该放在冰箱里面。

2、粽子一定要熟透,热透才去吃:粽子馅在夏天容易变质,如果不加热过透,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其二,生冷的粽子,不容易消化,对肠胃不好,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

3、肉粽含有大量脂肪,患有高血脂病人应该不去食用或者少食,如果实在想吃,可以选择豆沙、小枣或者八宝馅类的粽子等。

4、糯米糖分十足,对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禁食;又有糯米难消化,患有胃病的人应该少吃,尤其是有胃溃疡的人。

信息来源:网络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2558.html
------分隔线----------------------------